【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 艺术司】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的通知
文旅艺发〔2021〕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本部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艺术创作繁荣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我部编制了《“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
2021年6月24日
“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
“十三五”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十三五”时期,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艺术创作生态进一步改善。文艺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艺术创作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艺术作品的整体质量显著提升。重大活动导向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文艺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艺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在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中,文艺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文艺战线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抓住新机遇,直面新挑战,感国运变化、立时代潮头,用精品力作吹响时代前进号角、展现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为中华民族提供丰厚滋养,为世界文明贡献华彩篇章,努力开创艺术创作繁荣发展新局面。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立足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高质量发展,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对文艺工作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贯彻到文艺事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正确方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创作生产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艺术作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提升作品质量。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实施精品战略,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创作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促进各地区艺术创作、各艺术门类全面繁荣,不断向艺术高峰迈进。
——坚持艺术规律。研究新时代文艺工作对象、方式、手段、机制的新特点,新时代文艺作品创作、传播方式的新变化,建立健全符合文艺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措施。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于艺术创作生产全过程,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提升作品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增强艺术表现力。
(三)发展目标
展望2035 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如期建成,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艺术团体活力迸发,文艺作品质高量多,文艺队伍人才辈出,文艺培根铸魂作用充分发挥,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锚定这一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艺术创作的发展目标为:
艺术创作生产扶持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原创能力不断增强,剧本质量明显提升;各艺术门类创作活跃,精品迭出,逐步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跨越;国有文艺团体创新创造活力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创演质量、管理水平、服务效能大幅提升,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挥,民营文艺团体发展更加繁荣有序;高水平创作人才脱颖而出,层次分明、专业齐备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形成;艺术与科技结合更加紧密,线下演出与线上演播融合发展,艺术传播力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文艺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文艺评奖更加科学有效,文艺评论更加权威专业。
(四)创作重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艺术创作,全面展现新时代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反映新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
——重大时间节点。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领域统筹创作规划,遴选重点选题,组织创作团队,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力作。
——重大国家战略。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力作。
——重要精神财富。围绕党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开展创作。
——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配合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守正创新,创作推出一批展现中华民族历史地位和影响力,阐发中华文化富于历史性、跨文化性的永恒魅力和当代精神气韵的优秀作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推进新时代艺术精品创作
进一步加强艺术创作规划和资源统筹,不断提高文艺创作组织化程度,发挥制度优势,形成集体创作、合力攻关的良好氛围。不断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现实题材、革命题材、传统题材并重,紧紧围绕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国家战略和其他重大主题,突出选题的思想性、时代性,从剧本创作入手,落实创作责任主体,推出一批优秀新创作品,挖掘整理、复排提升一批传统(保留)剧目。持续推动全国各地区艺术创作、各艺术门类均衡发展,全面提升艺术创作水平,勇攀新时代文艺高峰。用好国家艺术基金和其他基金资金,进一步优化资助机制。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加大数字技术应用力度。
……
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 艺术司
凡注明来源的文/图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前海中泰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他侵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联系方式:editor@qhztzx.com、0755-3291966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咨询 · 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