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中泰咨询

在线咨询 中文 | English
免费服务热线:
专题研究中心 大数据中心 前海中泰数据库

热点专题研究 战略新兴产业 商业时评 园区资讯 可研指南 规划政策 产业招商

【广东】《深圳市自行车交通发展规划(2021-2035)》

2020-09-23   前海中泰咨询

【来源: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image.png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深圳市自行车交通发展规划(2021-2035)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深圳市自行车交通发展规划(2021-2035)》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深圳市自行车交通发展规划(2021-2035)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2020年9月23日


深圳市自行车交通发展规划(2021-2035)

近20年间,为解决全球性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等问题,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全球性政策相继发布,世界城市都在探索发展更为低碳、可持续的交通方式。自行车不仅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世界城市的发展潮流。

同时,随着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迅猛发展、外卖及快递等新业态兴起,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背景下交通接驳需求不断攀升,休闲健身需求不断增加等新形势,我国各大中心城市在经历自行车交通起步、主导、衰落的发展阶段后,开始重新重视自行车交通发展。深圳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交通强国试点城市,正在积极推动绿色交通发展,打造可持续交通发展典范,自行车交通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经济、便捷的交通方式,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亟需明确相应发展定位、政策措施,加快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改善骑行环境。

本次规划论证了深圳市自行车交通发展的适宜性,剖析了自行车交通发展的潜在需求,并在不同的政策情境下预测了深圳市自行车交通的发展规模。自行车交通的复兴任重道远,但并非遥不可及,这取决于各部门对自行车交通发展的态度及政策导向。欧洲国家正是在经历了机动化的浪潮后,采取了体系化的举措,使自行车交通回归城市并得以复兴,为节能减排,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市民出行便利等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圳作为一个超大型、多元化城市,自行车交通经历过兴盛,但在快速机动化的浪潮中,由于空间资源紧张,自行车交通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当前深圳自行车交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自行车交通定位和目标不够明确,尚未形成与其他交通方式同等完善的政策、标准、规划体系,对于自行车交通的路权保障、停放设施建设、通行及停放规则、执法管理等缺乏刚性要求、详细规定和有力保障。

为此,本次规划明确深圳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定位为: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交通方式同等重要,主要承担日常短途出行、接驳公共交通和休闲健身功能。同时,规划提出构建“安全、连续、便捷、舒适”的高品质自行车交通系统,倡导市民“ 365 天天骑行”,将深圳打造为“自行车友好城市”,并明确了 16 项具体指标。为实现该目标,规划提出综合实施“网络重构、停放入位、安全提升、骑行促进、政策协同”五大战略, 38 项具体措施。

“自行车友好城市”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深圳打造“1公里步行、 3 公里自行车、长距离公共交通为主” 的 绿色交通体系,加快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势,提升市民出行效率,同时有助于深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使深圳市城市发展更加健康、更具韧性、更可持续、更有活力、更为人性化。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第一节 发展现状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深圳自行车交通经历了主导、衰落的发展阶段, 2016 年以来在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等的推动下,深圳自行车交通在全交通方式中的分担率显著回升,并在接驳公共交通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发展环境仍滞后于城市发展。

image.png

一、自行车主要作为中短距离出行工具 ,在公共交通接驳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骑行大数据分析,深圳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模约为33万辆,日均骑行量约85万人次 日,其中80%的出行在2.0km以内;平均单次骑行距离约1.5km ,骑行时间约12.8min 。在所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骑行中,与公共交通接驳的骑行约占日均骑行总量的52.3%;轨道交通进出站客流中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全天接驳占比约 12.7%,高峰期接驳占比约 6.0%。

……


附件: 《深圳市自行车交通发展规划(2021-2035)》.pdf

来源: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返回

静态手机移动端二维码_副本.png手机版网站微信订阅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的文/图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前海中泰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他侵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联系方式:editor@qhztzx.com、0755-3291966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咨询 · 服务   —————


consult-service-1.png

园区规划

consult-service-2.png

产业规划

consult-service-3.png

可行性研究

consult-service-4.png

商业计划书

consult-service-5.png

医院策划

consult-service-6.png

战略规划

consult-service-7.png

市场调研

consult-service-8.png

研究报告

-----------------------------------------------------------------------------------------------------------------------

consult-service-9.png

军民协同发展

consult-service-10.png

生物产业

consult-service-11.png

特色小镇

consult-service-12.png

战略新兴产业



典型案例推荐

海南康复疗养研究基地项目.jpg温泉国际度假养生颐养中心.jpg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项目.jpg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jpg
海南康复疗养研究基地项目温泉国际度假养生颐养中心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项目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




成都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jpg云南康养生态园区规划项目.png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制造项目.jpg农资仓储物流中心项目.jpg
成都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云南康养生态园区规划项目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制造项目农资仓储物流中心项目


上一条【广东】《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粤工信数字产业〔2020〕134号)
下一条【广东】《广东省体育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粤府〔2020〕45号)

大数据中心

专题研究中心MORE+
  • 新能源产业

    近年来,在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新能源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

  • 生物产业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快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加速融合,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和生物信息分析等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快速演进,生物经济正加速成为继信息经济后新的经济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 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行业涉及国家能源安全、环保以及汽车产业兴衰等,目前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美/欧/日/韩等都已相继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了一系列战略布局,国内主要车企也相继提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本土化浪潮势不可挡。

 

免费咨询热线:400-6630-998

地址:深圳前海梦海大道5109号前海卓越金融中心三期1号楼5502

邮箱:info@qhztzx.com

官网:www.qhztzx.com

手机版网站前海中泰咨询移动端微信订阅号前海中泰咨询 - 订阅号微信服务号前海中泰研究咨询 - 12cm.jpg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 前海中泰(深圳)研究咨询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93436号-1 Powered by szweb
0755-32919669 深圳前海中泰咨询公司微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