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中泰咨询

在线咨询 中文 | English
免费服务热线:
专题研究中心 大数据中心 前海中泰数据库

热点专题研究 战略新兴产业 商业时评 园区资讯 可研指南 规划政策 碳中和 乡村振兴 产业招商 智能制造

【广东】《深圳市海洋文体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

2021-05-17   前海中泰咨询

【来源: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image.png

深圳市海洋文体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

为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快文化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海洋文体旅游发展布局和结构,构建国际化海洋文体旅游发展体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尖兵、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决定》等政策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近年来,深圳市依托良好的滨海资源、海域海湾和海洋生态,有效整合海洋文化资源,积极促进海洋文体旅游创新发展,为海洋文体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深圳海洋文体旅游的发展基础

1.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位于珠江口伶仃洋东岸、毗邻香港,拥有宝贵的天然深水航道;拥有11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和260.5公里的海岸线,共有56个沙滩、51个岛屿;自然保护地25个,总面积4.94万公顷,占辖区面积的24.75%,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68%;深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22.5℃,长夏短冬,阳光充足,雨量丰沛,气候宜人,具备发展海洋文体旅游的良好气候条件。

2.海洋文化丰富多彩。作为中国最年轻的一线城市,深圳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足迹,1700多年的郡县史、600多年的南头城史、大鹏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汇聚成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资源。例如,以大鹏所城、南头古城为代表的文物古迹和特色文化街区,以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为代表的主题博物馆,以沙头角鱼灯舞、大鹏山歌、南澳舞草龙为代表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旅博会、黄金海岸旅游节、沙滩音乐节等为代表的会展节庆活动。

3.海洋旅游基础设施完备。深圳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集装箱干线港,以盐田、南山和大铲湾三大港区为主体的深圳港是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太子湾邮轮母港、深圳机场福永码头、深圳机场游艇码头连接粤港澳、海内外。沿海岸线建有多条自然风光优美、适合休闲慢行的滨海栈道,其中东部盐田滨海栈道全长19.5公里,西部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全长近17公里,沿线分布有20余个主题公园。拥有大梅沙京基洲际、佳兆业万豪、桔钓沙莱华等国际化、高品质的滨海旅游酒店和较场尾、大鹏等地的亲海民宿群。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建有深圳湾公园、红树林生态公园和大梅沙海滨公园等海滨生态公园。

4.旅游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深圳旅游业发展迅速,滨海旅游业是深圳海洋产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2019年,深圳共接待国内游客1.1亿人次,共接待入境游客3362万人次,全市旅游年收入达1715亿元。目前,深圳共有A级以上旅游景区16个,四星级以上酒店46家。近年来,深圳加快推进重大旅游基础建设项目,太子湾邮轮母港建成并投入运营,宝安区滨海文化公园、海上田园城、小梅沙、东部华侨城、大鹏所城等旅游景区升级改造稳步推进。深圳被国际知名旅游杂志《孤独星球》评为2019年全球十大最佳旅行目的地城市,深圳旅游业以190亿美元入围全球十大旅游城市。

(二)深圳海洋文体旅游的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战略和海洋战略的大力实施,我国海洋经济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深圳也将成为国家海洋战略核心城市之一。因此,深圳海洋文体旅游发展将迎来发展战略机遇期。

1.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高度重视,为加快海洋文体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海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要求文化和旅游部等中央部委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着力开发商务会展旅游、海洋海岛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产品。国家体育总局印发《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积极普及和推广水上运动项目,推动水上运动向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定位,为加快海洋文体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中央相继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赋予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新定位、新使命,为深圳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了新动力。

3.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加快海洋文体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的、较低层次的需求,转化为多元的、较高质量的需求,对加快解决文化和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为迫切。因此,深圳需要在丰富和提升原有供给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和整合海洋文体旅游资源,进一步创新海洋文体旅游发展模式,提供更优质的海洋文体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海洋休闲娱乐的需求。

(三)深圳海洋文体旅游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深圳海洋文体旅游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是,以陆看海、以陆定海的传统发展观念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深圳在发展中存在陆海分离、缺乏互动和海洋城市形象缺失等现象,加上海洋文体旅游项目落地难、产业融合度不高和产品结构老化等问题,使深圳海洋文体旅游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必须尽快加以解决。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深圳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海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陆海统筹,整合优势海洋文体旅游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构筑产品多元、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的海洋文体旅游体系,实现深圳海洋文体旅游的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保护利用。坚持生态效益优先,注重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强化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注重生态保护和开发强度的均衡,科学做好海洋文体旅游空间布局、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等工作,实现资源保护、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的有机统一。

2.坚持陆海统筹。培养多层次、大空间、海陆资源综合利用的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意识,依托深圳海面、海岸、山川、森林等生态资源,统筹协调涉海管理活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滨海地区文化旅游活动的多样性,构建陆海空间良性互动、陆海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升海洋文体旅游整体竞争力。

3.坚持惠民共享。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推动建立产业融合发展、开放多元的现代海洋文体旅游产业体系。推动文化旅游普惠共享,满足市民游客的多样化精神需求,以幸福旅游提升全民幸福感,进一步增强深圳城市文化软实力。

(三)发展目标

对标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等世界一流海洋城市,充分发挥深圳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和科创优势,强化海洋文体旅游功能布局,完善海洋文体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拓展海洋文体旅游领域和培育新业态,实现文化、旅游、体育的深度融合,打造国际化、创新型、综合性海洋文体旅游产业体系。到2025年,打造国际一流、生态优美、环境宜人的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基本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陆海空间发展格局

推进滨海空间塑造,统筹陆海资源配置,形成“一带、三区、多组团”的海岸带总体布局,即以沿深圳海岸带作为陆海空间耦合的重要发展轴带,根据“东、中、西”三个区域差异化滨海风貌,形成东部山海度假、中部都市生活、西部产业聚集的旅游发展格局,同时划定多个单元组团进行湾区陆海管控。

东部生态魅力海洋集聚区:依托盐田区、大鹏新区优良的海滨自然资源条件,结合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融文化体验、度假休闲一体的综合性海岸特色空间,设立山海娱乐体验组团、滨海活力休闲组团、海洋生活体验组团等三个组团,形成“东部生态魅力海洋集聚区”。加快梅沙片区改造、新大项目和金沙湾滨海度假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海洋休闲体育产业,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休闲旅游黄金海岸带。

中部科技动力海洋集聚区:依托中心城区开放共享的生态体验和城市客厅形象,充分发挥福田区、南山区高科技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优势,强化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片区、后海中心区、太子湾邮轮母港与深圳湾的城海联系,形成“中部科技动力海洋集聚区”。加快国家邮轮经济示范区建设,配套建设邮轮港文旅设施,拓展岸段科技服务功能,开发高度复合化的城市娱乐文化项目,设立科技创意组团、商业活力组团、文化娱乐组团等三个组团,打造现代城市文明先行示范标杆。

西部产业活力海洋集聚区:完善宝安中心区和环前海湾滨海片区的海、陆、空交通基础设施配套,衔接西部滨海片区与内陆地区旅游资源,形成“西部产业活力海洋集聚区”。通过水上交通和慢行系统,将前海滨海中心区、宝安中心区、西湾公园、海洋新城、海上田园等连点成线,建设一批滨海公共文化设施,设立海洋智慧旅游组团、空港休闲组团、高端海洋旅游体验组团、生活休闲组团等四个组团,打造湾区面向世界的蓝色产业服务窗口。

……


附件: 《深圳市海洋文体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pdf

来源: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返回

静态手机移动端二维码_副本.png手机版网站微信订阅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的文/图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前海中泰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他侵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联系方式:editor@qhztzx.com、0755-3291966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咨询 · 服务   —————


consult-service-1.png

园区规划

consult-service-2.png

产业规划

consult-service-3.png

可行性研究

consult-service-4.png

商业计划书

consult-service-5.png

医院策划

consult-service-6.png

战略规划

consult-service-7.png

市场调研

consult-service-8.png

研究报告

-----------------------------------------------------------------------------------------------------------------------

consult-service-9.png

军民协同发展

consult-service-10.png

生物产业

consult-service-11.png

特色小镇

consult-service-12.png

战略新兴产业



典型案例推荐

海南康复疗养研究基地项目.jpg温泉国际度假养生颐养中心.jpg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项目.jpg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jpg
海南康复疗养研究基地项目温泉国际度假养生颐养中心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项目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




成都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jpg云南康养生态园区规划项目.png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制造项目.jpg农资仓储物流中心项目.jpg
成都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云南康养生态园区规划项目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制造项目农资仓储物流中心项目


上一条《关于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商服贸规发[2021]年第73号 )
下一条《“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规划》(文旅市场发〔2021〕48号)

大数据中心

专题研究中心MORE+
  • 新能源产业

    近年来,在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新能源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

  • 生物产业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快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加速融合,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和生物信息分析等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快速演进,生物经济正加速成为继信息经济后新的经济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 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行业涉及国家能源安全、环保以及汽车产业兴衰等,目前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美/欧/日/韩等都已相继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了一系列战略布局,国内主要车企也相继提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本土化浪潮势不可挡。

 

免费咨询热线:400-6630-998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030号沙河世纪假日广场B座507

邮箱:info@qhztzx.com

官网:www.qhztzx.com

手机版网站前海中泰咨询移动端微信订阅号前海中泰咨询 - 订阅号微信服务号前海中泰研究咨询 - 12cm.jpg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 前海中泰(深圳)研究咨询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93436号-1 Powered by szweb
0755-32919669 深圳前海中泰咨询公司微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