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山区地区生产总值9500.97亿元,连续12年位居广东省区(县)第一。南山区是中国科技创新强区,在深圳发布的“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中,重点布局在南山区的达到“14+7”。南山区1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主要是:网络与通信产业集群、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数字创意产业集群、现代时尚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海洋产业集群。南山区7大未来产业主要是:区块链产业、细胞与基因产业、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合成生物产业、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产业、深地深海产业、空天技术产业。
(一)1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网络与通信产业集群
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深圳高新区深圳湾片区等为重点,在高新区深圳湾片区布局核心技术研发功能,加快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应用落地,将留仙洞总部基地建设成为网络与通信应用示范区,支持西丽中兴通讯工业园、百旺信高科技工业园、红花岭工业园打造终端设备产业基地和核心元器件产业基地。
代表性企业:中兴、腾讯、传音控股、招商蛇口、日海智能、创维
2、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聚焦集成电路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推动EDA工具软件实现全流程国产化。大力发展先进封装核心技术及先进晶圆级测试技术,重点突破CPU、GPU、DSP、ISP、FPGA等高端通用芯片的设计,加速产品验证应用,提升氮化镓和碳化硅等化合物半导体器件设计研发水平。
代表性企业:中兴、腾讯、康佳、中国电子、南玻集团、国民技术
3、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
重点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深圳高新区深圳湾片区等区域布局。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留仙洞总部基地重点推动音视频核心技术标准研制,在高新区深圳湾片区重点突破新型激光显示技术,新型显示器件、面板终端研发。
代表性企业:康佳、光峰、创维、瑞声科技、酷开科技、立德通讯
4、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重点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华侨城片区、高新区深圳湾片区、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后海中心区等六大片区,推进产业加速聚集。重点推进生产制造型企业向艺晶工业园区集聚,工业设计企业向侨城北片区集聚,推进智能终端企业研发总部向高新南区、高新中区、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深圳湾超级总部和后海总部基地落地集聚。
代表性企业:中兴、创维、天珑移动、传音控股、EPSON(爱普生)
5、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
重点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圳高新区深圳湾片区等区域,发挥区域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优势,推动智能传感器企业汇聚,以龙头带动、应用牵引、产学研用协同为重点,布局智能传感器量产测试服务平台、工程检测验证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高标准建设永合科技园成为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创新基地。
代表性企业:瑞声科技、大疆创新、AUTEL(道通科技)、速腾聚创
6、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
以高新区深圳湾片区、后海中心区、留仙洞片区和前海合作区为重点,其中高新区深圳湾片区重点吸引全球软件信息领域头部企业、高端创新要素汇聚,打造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区域。后海中心区和留仙洞片区加快集聚软件和互联网平台经济,前海合作区着力培育云计算、大数据新兴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重点推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威新软件科技园、科兴科学园、深圳软件园、南山智园现有软件产业园提升发展能级,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代表性企业:腾讯、大疆创新、分期乐、小米、深信服科技
7、数字创意产业集群
重点在深圳高新区深圳湾片区、同乐片区、华侨城片区、蛇口国际海洋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五大片区,打造多点支撑、错位发展的空间格局。用足用好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大学城创意园集聚区、蛇口滨海文化创意产业带等一批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推动创意设计、时尚潮玩等产业向华侨城片区聚集,在高新区深圳湾片区重点发展文化软件、影视动漫、游戏电竞等产业,蛇口国际海洋城片区重点发展演艺、文化旅游等产业,同乐片区重点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重点发展国际艺术品交易等产业。
代表性企业:腾讯、创维、今日头条、九星互动、百度
8、现代时尚产业集群
以南油片区、华侨城片区、同乐片区、后海中心区和前海合作区为重点。依托深圳设计产业园、荔秀服饰文化街区等产业聚集园区,在南油片区重点汇聚时装、皮具等业态,华侨城片区和同乐片区聚焦发展工业设计、时尚潮玩等产业,后海中心区大力推进时尚消费商圈建设,支持前海合作强化港澳时尚资源合作,打造国际化、综合型时尚品牌集聚区。
代表性企业:富安娜、SEASON WIND(季候风) J&A杰恩设计、依波表、飞亚达
9、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深圳高新区深圳湾片区,构建“多片区错位发展”的空间布局。其中,在深圳高新区深圳湾片区、留仙洞总部基地重点布局总部研发环节,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和小试中试基地。充分利用南山智园现有集群优势及大学城创新基因,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以百旺信工业园为核心,在石壁龙片区布局高端制造环节。
代表性企业:大疆创新、固高科技、越疆科技、潜行创新
10、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
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圳高新区深圳湾片区等区域为重点。在百旺信工业区发挥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集聚优势,打造精密仪器设备产业特色园区,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同时依托南山智园,打造“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小批量试制+公共服务”的精密仪器设备科学园区,通过提供投融资对接、技术研发支持等服务等方式帮助精密仪器设备初创企业发展壮大。
代表性企业:飞亚达、英威腾、AUTEL(道通科技)、雷赛智能、华盛昌
11、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重点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圳高新区深圳湾片区等区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等院所与企业组成技术攻关联合体,开展智能算法系统、激光雷达、车载通信等智能化、网联化关键技术研发。
代表性企业:金溢科技、小马智行、百度、AutoX(安途)、速腾聚创
12、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重点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圳高新区深圳湾片区、蛇口国际海洋城等区域,推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端要素聚集发展。支持高水平建设南山生命科技产业园、南山医疗器械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在红花岭及北部片区打造满足企业高端制造需求的专业生产空间。同时依托前海蛇口自贸区先行先试港澳药械,加快推动相关实施细则落地,支持自贸区内医疗机构探索国际医疗服务创新模式。
代表性企业:迈瑞、西门子、先健科技、SonoScape(开立医疗)、菲鹏生物
13、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重点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深圳高新区深圳湾片区等区域建设产业聚集区。在高新区中区、北区集聚一批高水平创新企业;在南山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空间供给充分、基础设施到位、专业服务覆盖、公共服务支撑专业产业空间,满足企业研发、中试需求;在百旺等北部片区打造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特色园区。
代表性企业:健康元、康哲药业、康泰生物、微芯生物、海王集团
14、海洋产业集群
重点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圳高新区深圳湾片区、蛇口国际海洋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区域,打造“双核引领、多片区协同”的空间发展格局。在蛇口国际海洋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重点布局海洋电子信息、海洋能源与矿产、港口物流、海洋高端装备等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科教研发、高等教育等功能。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高新区深圳湾片区布局一批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智能装备项目。加快建设赤湾海洋科技产业园、深圳前海智慧数科产业园等重点园区,支持孖洲岛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园区、前海湾物流园等海洋专业园区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代表性企业:中集集团、海王集团、中国海油、研祥智能股份、招商局港口
(二)7大未来产业
1、区块链产业
重点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布局,把握区块链的发展趋势,重点发展底层平台技术、区块链+金融、区块链+智能制造、区块链+供应链等领域,推动在技术框架、测评体系、应用规范、跨链互操作等领域形成一批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加密算法、分布式存储、跨链及分片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区块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
2、细胞与基因产业
重点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布局,结合现有基础与优势,努力建设成为细胞与基因产业核心区。着力提升创新能力,谋划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平台,打造关键技术研究、核心工艺研发、中试生产支撑的全链条创新支撑体系,开展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前沿技术研究,培育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强的新型研究机构。加速核心技术攻关和推进产品注册上市,提供从临床前研究到商业化生产的一体化服务,助力企业突破研产瓶颈。
3、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
重点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布局,推动发展脑图谱技术、脑诊治技术、类脑智能等领域,开展类脑算法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开发,推进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抢占脑科学领域发展制高点。
4、合成生物产业
重点在深圳高新区深圳湾片区布局,围绕研发可控基因编辑技术、大片段DNA合成与组装技术、DNA信息存储技术、AI辅助的分子设计与进化技术等领域夯实底层技术,加强合成生物学产业龙头企业推动作用,加快建设和完善加速器、孵化器,降低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成本,助推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促进产业链快速健康发展。
5、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产业
重点在深圳高新区深圳湾片区布局,抓住光芯片这个“牛鼻子”,巩固已形成规模优势的行业地位,推动优秀光电子企业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行业由大变强。对仍然弱小的关键细分领域,加快培育骨干企业,加大前瞻布局和基础研究,多管齐下补齐行业短板,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6、深地深海产业
重点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布局,重点发展深地矿产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深海高端装备、深海智能感知、深海信息等领域,打造深地深海科技创新高地。
7、空天技术产业
重点在深圳高新区深圳湾片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布局,重点发展卫星技术应用、航天关联制造、光芯片、超低损耗电源等领域,以及微小、微纳卫星的设计/研制等方面提供解决方案服务。规划建设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多维空间无人装备产业基地等重大平台。
凡注明来源的文/图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前海中泰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他侵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联系方式:editor@qhztzx.com、0755-3291966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咨询 · 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