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通运输部 - 运输服务司】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交运发〔2021〕1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有关交通运输企业,部管各社团,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
现将《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交通运输部
2021年11月2日
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
推进综合运输服务发展和提质增效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与根本目的。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综合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部署,按照《“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现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国综合运输服务快速发展,服务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年,完成全社会营业性客运量96.7亿人、营业性货运量464.4亿吨。旅客出行服务更加便捷舒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AAA级及以上的区县比例超过94%,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公共交通位居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排名前列。运输结构不断优化,铁路货物发送量、水路货运量显著增长,“十三五”期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23.8%。技术装备加快创新升级,高速铁路、重载铁路技术日渐成熟,营运车辆自动紧急制动、智能视频监控报警快速推广,新能源营运车辆保有量是“十三五”初期的8倍,C919大型客机成功试飞。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运输服务与旅游加速融合,基本实现4A级及以上景区旅游客运线路全覆盖。运输服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电子客票加快普及,75家网约车平台公司数据接入监管服务平台。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系统、互联网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系统等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
与此同时,我国综合运输服务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集中表现在: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不高,多层级、一体化综合运输枢纽体系尚未形成,旅客联程运输和货物多式联运总体处于起步阶段;供给结构不合理服务品质不优,旅客出行服务体验有待提升,大宗物资中长距离公路运输占比依然较高,冷链物流、国际物流供应链等短板明显;新老业态融合发展不充分,道路客货运输产能过剩,先进运输组织模式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不足,行业转型升级步伐总体缓慢;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不高,跨方式跨部门信息资源互联共享不充分,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艰巨;行业安全稳定基础仍不牢固,应急运输体系韧性不强;行业治理水平不高,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统一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尚未全面形成。
(二)形势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国际国内新形势对综合运输服务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动运输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运输服务便民惠民利民水平,进一步提升运输服务支撑保障能力。围绕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进一步促进运输服务一体化和均等化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一步推动运输服务绿色低碳发展;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推动运输服务安全稳定发展;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推动运输服务改革创新。为此,“十四五”期,综合运输服务的发展方式要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组织模式更加注重一体融合,发展动力更加注重创新驱动,产业形态更加注重新老业态融合,服务产品更加注重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三)运输需求。
“十四五”期,旅客出行需求稳步增长,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强。预计2021年至2025年,旅客出行量(含小汽车出行量)年均增速为4.3%左右,高铁、民航、小汽车出行占比不断提升,旅游出行以及城市群旅客出行需求更加旺盛。
“十四五”期,货运需求稳中有升,高价值、小批量、时效强的需求快速增加。预计2021年至2025年,全社会货运量年均增长2.3%,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15.4%,公路货运量增速放缓,铁路、民航货运量增速加快,水路货运量稳中有升,电商快递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总目标,加快建设便捷顺畅、经济高效、开放共享、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综合运输服务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好先行。
(二)基本原则。
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为目标,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均等化、多样化、高品质的运输服务。不断提升货运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积极支撑国家重大战略。
一体融合、开放合作。推动运输方式间协同、新老业态融合、区域间协调、城乡间均衡、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运输服务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提高全球运输网络和物流供应链体系安全性、开放性和可靠性。
深化改革、优化环境。深化综合运输服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破解体制机制制约,坚持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化解过剩产能,优化运输服务体系结构,提升治理能力,激发市场活力。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在运输服务领域深度应用,强化信息系统共建共享、业务协同,推动体制机制、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全面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安全发展、绿色低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健全运输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增强管控手段,推进应急运输保障体系建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降低运输服务过程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5年,“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加快构建,多层次、高品质的旅客出行服务系统和全链条、一体化的货运物流服务系统初步建立,现代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不断完善,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输装备水平大幅提高,绿色化、数字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安全应急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2.具体目标。
便捷顺畅。综合交通枢纽一体衔接水平显著提高,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城乡交通运输均等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稳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基本通快递,定制化、个性化、专业化运输产品更加丰富。
经济高效。运输服务效率显著提高,动车组列车铁路客运承担比重稳步提升,多式联运占比、换装效率显著提升,多式联运“一单制”加快发展,运输结构更趋合理,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
开放共享。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国际海运连接度持续领先,中欧班列全程时效性显著提高,国际航空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程度明显提升,全球联通和送达能力显著提高。
绿色智能。全行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状况大幅改善,绿色出行成为主流价值导向,新能源装备加快推广,电子客票、电子运单、电子档案、电子证照广泛应用,城市出行智能化程度显著提高,“两客一危”和重载货车北斗系统应用全覆盖。
安全可靠。运输安全体系与风险管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社会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增强,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铁路正点率保持较高水平运行,民航正常服务水平稳步提升,运输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明显下降。
……
来源:来源:交通运输部 - 运输服务司
凡注明来源的文/图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前海中泰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他侵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联系方式:editor@qhztzx.com、0755-3291966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咨询 · 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