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中泰咨询

在线咨询 中文 | English
免费服务热线:
专题研究中心 大数据中心 前海中泰数据库

热点专题研究 战略新兴产业 商业时评 园区资讯 可研指南 规划政策 碳中和 乡村振兴 产业招商 智能制造

【广东】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十四五”规划》( 粤府办〔2021〕26号)

2021-09-22   前海中泰咨询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image.png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粤府办〔2021〕26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各直属机构: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商务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9月6日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十四五”规划

本规划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东自贸试验区)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重点明确“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广东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部署重大任务,是统筹抓好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新区三大片区建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行动纲领。

广东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16.2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以下简称南沙片区)60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区(以下简称前海蛇口片区)28.2平方公里,珠海横琴新区片区(以下简称横琴片区)28平方公里。积极争取中央支持拓展广东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

第一章 “十三五”时期的建设成效和“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广东自贸试验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坚持高水平开放、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十四五”时期,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和高质量发展的多重矛盾,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的建设成效

“十三五”时期,广东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各项经济指标居全国自贸试验区前列,充分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

一、制度创新成效显著

“十三五”时期,广东自贸试验区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异性、系统性改革创新,在投资开放、贸易便利、金融创新、粤港澳合作、政府管理体制等领域,形成了584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41项在全国复制推广,348项在全省复制推广,发布了202项制度创新案例,6项成为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对接国际通行规则,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为参照,系统推进“整合流程、简化程序、分类管理、加强服务”,聚焦企业注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大幅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办事成本。建设企业专属网页,为企业搭建涉企政务“一网通办”、惠企政策精准推送、企业信息数据共享的集成性服务平台。率先在南沙片区成立综合执法局,构建“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标准走流程,一个平台办案件”的集中统一执法体系,形成了以综合监管为基础、专业监管为支撑、信用约束为手段的现代市场监管模式。出台《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推进综合性司法改革,实行港澳籍专家陪审员制度,探索扩大适用域外法审理涉外商事案件,成立全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际仲裁院,逐步形成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大幅放开市场准入,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实施全国最短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率先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大幅放开外资准入。探索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将商事登记从行政许可改为行政确认。在实现“证照分离”全覆盖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取消、数据查询、部门核验、告知承诺等方式实施分类改革,为企业和群众办事减免或取消各种不必要的证明,打造“无证明自贸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一口受理6+X证照联办”,将商事登记窗口延伸到港澳等境外地区。累计注册企业达35万余家,数量居全国自贸试验区首位。

“减环节、压时间、降成本、优服务”,国际贸易通关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率先在广东自贸试验区推广应用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成为全国模板。建设“线上海关”,实现324项海关事项“线上办理”。实施“提前申报、随机布控、货到验放”“国际转运货物自助通关”等快速验放机制,大幅缩短整体通关时间。率先将检验检疫作业纳入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范围,企业合规成本持续下降。实施进出口“多证合一”,实行24小时跨部门联办,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从86种压缩到46种,申报无纸化率达到99.6%。南沙获批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推进金融开放创新,跨境资金流动更加安全高效。试点了几乎全部全国重要的跨境投融资政策,率先探索了跨境贷款、跨境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跨境股权投资等可兑换试点,推进外债资金意愿结汇、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等。跨境人民币结算领域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拓展至投资、金融交易,实现碳排放权跨境人民币结算、“熊猫债”募集资金在境内使用、“点心债”募集资金回流,积极发展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建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FT账户体系),有效联动离在岸市场。稳步推进合格境内投资企业(QDIE)和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

二、粤港澳合作取得新突破

“十三五”时期,广东自贸试验区以制度规则对接为重点,推进与港澳经济民生等多领域深层次合作,成为港澳企业投资、专业人士执业、青年创业的首选地。2020年,广东自贸试验区新入驻港澳资企业2944家,实际利用港澳资72.46亿美元。

开展系统性制度设计,对港澳服务业进一步开放。推动与港澳金融“机构互设、资金互通、市场互连”,设立全国首家港澳资控股或独资证券、基金机构。推进跨境支付、跨境车险和医疗保险、跨境住房按揭等业务发展。放宽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业务范围限制,率先尝试建筑师负责制,试点“香港工程建设模式”,允许设立港澳独资医疗机构、娱乐场所等,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领域向港澳机构开放。

探索特殊机制安排,拓展港澳企业和人才发展空间。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园和横琴粤澳合作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前海向港资企业出让土地占已出让土地近50%。探索通过资质认可、合伙联营、项目试点、执业备案等特殊机制,推动港澳金融、会计、法律、建筑、导游、专利代理等20多类专业人士在区内执业,率先实施港澳台人士免办就业许可证。重点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孵化港澳项目765个、吸纳港澳青年就业1125人。2020年首次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大力引进海外人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落地南沙,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落户横琴。

创新口岸合作监管模式,通关效率不断提高。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横琴口岸设立澳门口岸区及相关延伸区,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型通关模式。不断扩大澳门单牌车便利入出横琴范围。建立跨境货物无缝连接通道,将香港机场进入广东自贸试验区的货物查验从口岸后移到广东自贸试验区,实现一站式空陆联运,强化了香港机场国际货运枢纽功能,粤港“跨境快速通关”车辆累计达17.35万辆次。

三、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成型

“十三五”时期,广东自贸试验区各片区形成了各具特色、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2020年,广东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79.36亿美元、超过全省1/3,外贸进出口3412.8亿元、占全省4.8%,税收1119.42亿元,新引进34个世界500强项目。

image.png

image.png

南沙片区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汽车、半导体及先进装备制造业加速发展,集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设立高新技术企业475家,集聚2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金融和类金融机构稳步增加,落户金融和类金融企业6587家。国际航运枢纽功能持续提升,2020年累计开通114条国际班轮航线,南沙港集装箱吞吐量1721.68万标箱。商品车吞吐量达到116万辆,位列全国第二大平行汽车进口口岸。全国最大国际邮轮母港开港运营,邮轮出入境旅客量居全国第三。

前海蛇口片区以金融业为重点,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地。前海蛇口片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类金融机构集聚地,2020年底,累计注册金融企业44060家,占全区企业总数的29.14%,金融业注册企业增加值占比达56.27%。稳步推进国际高端航运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中转、高端航运服务及国际供应链管理等综合服务能力,建成华南地区唯一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邮轮母港。注册科技型企业23644家,占全区企业总数的15.63%。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的85.69%。

横琴片区聚焦特色产业,科技、金融、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特色金融、医疗健康、跨境商贸、文旅会展、专业服务等六大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与中科院合作共建先进智能计算平台,推动4所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横琴分部,累计设立高新技术企业319家、省级创新平台22个,189家医药企业入驻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20家澳门跨境金融机构入驻,实有金融和类金融企业5620家,备案私募基金1373只,管理基金规模402189亿元。《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方案》获批,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8000万人次。

四、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十三五”时期,广东自贸试验区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0亿元,构建了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络,推进港口群和机场群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对接,构建区域交通枢纽。各片区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功能区、城市配套设施和公共交通等服务保障功能显著提升。

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内外联系进一步畅通。南沙片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加快形成,首条货运铁路———南沙港铁路施工建设,广深港高速铁路庆盛高铁站开通使用,广州地铁18号线开工建设,南沙大桥建成通车,深中通道进入施工阶段。南沙港集装箱三期工程6个万吨级深水泊位建成投产,四期全自动智慧码头开工建设。前海妈湾跨海通道建设顺利推进,累计建成79条(段)市政道路,通车里程49.4公里,建成9个轨道交通站点。横琴片区与珠海市区联通程度进一步提升,珠海市区至珠海机场城际拱北至横琴段运行通车,“三横五纵”为主体的一体化市政道路交通网络逐步成形。

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国际化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南沙科学城、中科院广州明珠科学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加快建设,全球IPv6测试中心广州实验室落户,近700家科技服务机构进驻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国际金融岛等重大项目动工建设,凤凰湖城市公园投入使用,南沙新图书馆、规划展览馆基本建成。前海运动公园、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前海法治大厦、前海国际学校建成启用,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竣工交付,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启动建设。新横琴口岸旅检通道建成投入使用,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正式启用,“澳门新街坊”综合民生项目开工建设。

……


附件:《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十四五”规划》( 粤府办〔2021〕26号).pdf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返回

静态手机移动端二维码_副本.png手机版网站微信订阅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的文/图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前海中泰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他侵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联系方式:editor@qhztzx.com、0755-3291966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咨询 · 服务   —————


consult-service-1.png

园区规划

consult-service-2.png

产业规划

consult-service-3.png

可行性研究

consult-service-4.png

商业计划书

consult-service-5.png

医院策划

consult-service-6.png

战略规划

consult-service-7.png

市场调研

consult-service-8.png

研究报告

-----------------------------------------------------------------------------------------------------------------------

consult-service-9.png

军民协同发展

consult-service-10.png

生物产业

consult-service-11.png

特色小镇

consult-service-12.png

战略新兴产业



典型案例推荐

海南康复疗养研究基地项目.jpg温泉国际度假养生颐养中心.jpg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项目.jpg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jpg
海南康复疗养研究基地项目温泉国际度假养生颐养中心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项目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




成都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jpg云南康养生态园区规划项目.png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制造项目.jpg农资仓储物流中心项目.jpg
成都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云南康养生态园区规划项目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制造项目农资仓储物流中心项目


上一条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
下一条【四川】 《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大数据中心

专题研究中心MORE+
  • 新能源产业

    近年来,在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新能源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

  • 生物产业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快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加速融合,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和生物信息分析等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快速演进,生物经济正加速成为继信息经济后新的经济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 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行业涉及国家能源安全、环保以及汽车产业兴衰等,目前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美/欧/日/韩等都已相继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了一系列战略布局,国内主要车企也相继提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本土化浪潮势不可挡。

 

免费咨询热线:400-6630-998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030号沙河世纪假日广场B座507

邮箱:info@qhztzx.com

官网:www.qhztzx.com

手机版网站前海中泰咨询移动端微信订阅号前海中泰咨询 - 订阅号微信服务号前海中泰研究咨询 - 12cm.jpg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 前海中泰(深圳)研究咨询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93436号-1 Powered by szweb
0755-32919669 深圳前海中泰咨询公司微信 在线咨询